af37307d8ce567da246c793bf47bfba9_LI.jpg
前言
HTTP代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,广泛的使用,在很多方面有重要作用。
这里记录一下在CentOS 7上分别用Squid和Tinyproxy搭建HTTP代理的过程。
使用Squid搭建HTTP代理
- 1.安装Squid软件包
yum install squid -y
- 2.修改Squid的配置文件
改好端口号,如果要支持所有ip访问则可以编辑squid的配置文件,在 http_access deny all 的前面添加俩行:
acl client src 0.0.0.0/0
http_access allow client
屏幕截图 2021-07-28 133856.jpg
- 3.启动Squid并开放代理端口
先解决防火墙,再启动。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12345/tcp --permanent
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
# 查看防火墙的状态
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
systemctl start squid
# 查看进程
netstat -tunpl
- 4.测试代理是否可用
curl -x 127.0.0.1:123456 baidu.com
1.jpg
2.jpg
使用Tinyproxy搭建HTTP代理
Tinyproxy是一个小型的基于GPL的HTTP/SSL代理程序,非常适合小型网络而且便于快速部署。
- 1.安装Tinyproxy软件包
yum -y install tinyproxy
如果没有安装成功,应该是找不到这个包,执行以下操作即可。
yum install -y epel-release
yum update -y
2.修改Tinyproxy的配置文件
# 编辑配置文件
vi /etc/tinyproxy/tinyproxy.conf
有三个地方是可以修改的。
自定义开放端口。
如果选择在低于1024的端口上运行,则需要使用root用户启动Tinyproxy。
另外,如果服务搭建在公网上,建议选择一个比较不常用的端口以防止被扫描,或者添加密码验证。
Port 123456
添加允许的网段或主机,如果要允许所有,注释掉即可。
Allow 127.0.0.1
屏幕截图 2021-07-28 140454.jpg
如果需要隐藏掉Via请求头部,则可去掉下面的注释。
DisableViaHeader Yes
3.然后,同上操作
启动Tinyproxy服务,并设置开机自启
service tinyproxy restart
chkconfig --level 345 tinyproxy on
评论 (0)